张少波:我在政协工作十年
发布时间:2024-11-07 15:36:5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回望人民政协的光辉岁月,可喜可贺;展望人民政协的美好明天,未来可期。在这个具有非凡意义的特殊年份,我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感到无比欣慰和光荣。参加工作20年来,我先后在农村干过大学生村干部6年、在乡镇担任过团委书记和行政秘书3年、在政协机关工作11年。回眸工作历程,在政协工作的时间最长,有幸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了县政协光辉历程中十年的变化与发展。这段工作历程中有付出、有收获、有喜悦,让人终生难忘,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和回忆。
10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虽然历历在目,但是已经成为一坛“老酒”,从三个方面“回味”一下。
一、我眼中的政协新变化
在政协工作的这些年,我看到了许多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在前进道路上的新成就,特别是近几年的创新工作更多,具体谈几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一是2019年首次召开了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后,陆续召开了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和县委政协工作会议,县委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县政协党组副书记,每一任县委书记都亲临政协机关调研指导工作,为政协工作增加工作力量,改善办公条件……这一切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县委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效破解了政协长期以来的“两个薄弱”问题,真正实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二是十五届县政协创新建立起“五联”机制,成立6个融合型党支部。支部以界别为基础,由委员中的乡镇副书记担任支部书记,将当时的100名中共党员委员分别编入各个支部,有力织密了“五联”网络,实现了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在政协系统的全覆盖。三是创建“委员说事室”,方便委员交流协商议事。先后在县城周边设立了30多个“委员说事室”,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集委员说事室、委员读书室、融合型支部活动室为一体的6个委员综合活动室。四是建起了乡镇政协委员工作联络处。从2023年起,按照“协商向基层一线延伸”的思路,又启动了筹建工作,结合委员籍贯、工作地点、专业特长,将全体政协委员划分到15个乡镇,集委员说事、读书、联谊、交流为一体,作为政协委员在各乡镇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活动场所,统一名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阳城县委员会委员工作联络处”。“一处三室”的建成投用和政协工作“两个延伸”机制的探索实践,既是县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也是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又是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工作站”,更是委员交流联谊的“新纽带”。五是十五届县政协编纂成册了500余万字的系列丛书《村里那些事儿》,详细记录了1985年25个乡镇501个村的沧桑历史,抢救挖掘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乡村文化记忆,充分发挥出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为宣传推介阳城文化、加强阳城儿女联络联谊交流搭建了平台、开设了窗口。
二、我在政协的多个身份
在政协我有过多个履职身份,我曾先后在政协办公室、经济委、社情民意联络室工作,2024年初又增补为县政协委员。不论在什么岗位,我对履职工作没有一点马虎,都做到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善始善终,恪尽职守。一是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份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说是什么活儿来了就干什么,从不拈轻怕重,特别是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无论是会务组、资料组,还是组织组、宣传组、纪检组,大大小小工作都干过一些,因此也在工作中渐渐熟悉了政协业务,和政协的老把式们一起同甘共苦学到了不少工作诀窍。二是认认真真,开展调查研究。在政协,调研是经常性工作,也是看家本领。在不同的岗位上,我都认真参与调研,从刚开始一无所知,到后来逐渐了解了全县煤层气、陶瓷等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跟着领导们学着思考处理复杂难题的方法和思路,从零基础开始学着写材料,尝试着起草讲话、调研报告、建议案等,从办公室、到经济委、再到如今的社情民意联络室,不论什么岗位,调查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三是慎始慎终,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收集社情民意离不开广大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广泛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撰写出“准、新、快、深”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这是一项被戏称为“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的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极富挑战性。面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的工作考核压力,修订出台了《县政协社情民意工作争先进位工作方案》,实施了“广发动、严考核、勤通报、抓专班”的办法,积极引导全体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广泛参与,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寻找“小切口”,反映“大问题”,撰写了一大批角度新颖、切中关键、专业性强、务实可行的社情民意信息。一年多来,共有2条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30多条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在今年年初的市政协全会上,阳城县政协还荣获了“反映社情民意先进单位”表彰。
三、令我难忘的政协委员轶事
一则是社情民意工作中的故事。今年5月30日快凌晨3点钟,手机微信接收到刘小军常委发来的一条社情民意信息《野生中药材“抢青”“掠采”无人监管群众反响强烈》。早上6点,我回复“收到”,就立即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昨天晚上在单位值班,就把这条信息又好好改了一下,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加进了不少新元素,就是要往上头报,感觉省里大概率会采用。”我看了这篇信息后,感觉观点鲜明、数据详实、举例充分,是难得的一篇佳作。上午,我修改了信息格式、做了文字校对,稍作改动就报进了市政协“智慧政协”信息系统,当天下午4点,就收到了被市政协采用并上报省政协的短信通知。6月26日,市政协通知说这篇稿子要修改成只要问题部分、不要建议的新刊型,于是我赶紧查找相关资料,按照修改意见加入了中药材品质把控标准及晋东南地区各县区采取的一些办法等内容,把之前的稿子修改成了《关于野生中药材“抢青”现象频发问题的反映》,过了几天,这篇稿子被全国政协采用。刘小军委员的勤勉敬业精神着实让人感动,也激励着我尽全力做好社情民意工作。欣喜之余,我也反思自己,觉得要坚决破除反映全国层级信息的认知误区。之前曾错误地认为,本地发生的事情、现象等,在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只能写成本级政协采用的信息。从这篇信息被采用说明,我们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完全可以以点带面写成全国层面的信息。
另一则是委员年终履职考核中的故事。按照惯例,政协每年底对全体政协委员开展年度履职考核,其中一项是委员要提交个人履职工作总结。在翻阅材料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篇张小爱委员所写的总结与众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每年我都要看她写的总结,感觉有三点不同之处:一是字里行间没有刻板的套话,文中没有突出个人取得的傲人成绩,都是自己在参加政协活动中的点滴记录和心得,但是可以看出来绝不是网上复制粘贴得来的那种;二是文中有一大部分是个人对改进和完善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有办法、有细节,非常难能可贵;三是文章通篇充满了对政协组织这个大家庭的感恩和感激,对政协委员这个身份的珍惜,透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打动了我。这样一篇年度个人履职报告传递出的那份情感真实且温暖,虽然算不上履职报告中的最佳,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名政协委员用心履职、认真尽责的敬业态度。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值此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我就10年政协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有感激、有感恩、有感慨、有感想,但是更多的应该还是自己在思想、认识、视野、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与进步。今后,我要继续不断学习,为政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阳城县政协委员、阳城县政协社情民意联络室主任)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