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

任瑛委员发言: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5-02-27 16:09: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我市创新推广订单生产、入股合作、联合联营、社会化服务等联农带农模式,深化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2024年,我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累计吸引2500余万人次观光旅游,带动8.1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我市也面临着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发展带农增收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税费扶持、市场融资、兼并重组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建设贮藏、保鲜、烘干等设施,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密合作,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附加值提升,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6+3”特优产业全链条发展,重点打造生猪、家禽、肉羊全产业链重点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乡村产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助农增收

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项目,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鼓励农民采用智能农机、精准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拓展观光农业、农村电商、庭院经济等新业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性。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加快成立山西省连翘产业研究院,助力提升我市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升级转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潜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品牌营销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促农增收

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加快制定我市农业品牌目录,打造“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积极组织晋城红薯、高平黄梨、沁水蜂蜜等优质农产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晋城农产品品牌,“土特产”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加强区域间合作与联动发展,建立品牌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将农产品品牌、涉农企业品牌纳入整体统筹规划,推动不同类型农业品牌互融互促。统一标识、包装等对外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品牌营销,提升晋城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带动农业溢价增值、农民增收致富。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