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琰委员代表民建晋城市委会发言:打造太行一号文化符号 助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7 16:06:44
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锻造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我市坚持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以打造富有晋城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为目标,建成了贯通全市90%的景区景点,贯通全市90%的脱贫地区,覆盖全市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推动沿线文化旅游、康养民宿、休闲农业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连农、带农、富农的新路。目前,582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和155公里支线,50公里沁河古堡群环线,1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建成后,在连通融合我市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推动全市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文化遗产挖掘不深、民俗风情利用不足、特色文化体系亟需建立、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打造晋城独特地域文化势能“超级符号”
深耕太行一号文化IP潜力,找准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形成新动能;加大对沿线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整理力度,采取制定保护规划、设置保护标志、加强安全监管等措施,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旅游线路中,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文化主题酒店等方式,让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二、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名录体系、人才体系,丰富保护手段,处理好继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明确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保护合力,通过抢救性保护措施,对我市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以充分利用其历史文化价值;运用数字化、影像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存,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尤其是对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濒危的文化遗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确保其获得有效传承和发展。
三、积极打造特色主题旅游集聚区
深入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根据我市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和旅游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特色主题旅游集聚区的布局,将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非遗文化资源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集聚区,切实提升我市文旅康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打造鲜明主题的民宿群,加强民宿群之间的互补性,通过设计旅游线路和活动,促进游客在多个旅游集聚区之间流动与互动;做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文化设施、宣传点的规划设计,促进沿线文旅融合,让来晋城观光旅游的人们能够了解晋城,进而欣赏晋城,最终爱上晋城。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