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敏委员: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促进健康晋城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27 15:38:36
院前医疗急救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急救、重大活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九部委及山西省十一厅局委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短板和不足
(一)急救体系建设滞后,阵地问题亟待解决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之初,就未能构建市县两级统一运行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至今,市级层面,晋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120”)调度城区、泽州两区域,对2个直属分站共19辆救护车(实际运行13辆,6辆老旧无法运行待报废)具有调度管理权,另有5家急救网络医院的备案救护车纳入市级调度范围,管理权归网络医院;县级层面,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四个县(市)120主要依托人民医院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救护车均由各属地自行调度管理,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难以承担院前医疗急救职能,导致农村地区急救半径过大,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急救需求。此外,市“120”筹建于2003年非典时期,于2005年投入运行,受修建时办公楼产权不明、设计规划标准已不符合当前城市急救中心要求且无改扩建空间等先天不足因素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市急救网络枢纽龙头的作用。
(二)急救资源配置不足,专业人员严重短缺
我市目前面临着急救车辆、医疗设备、专业急救人员严重不足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从急救装备配置看,市域内备案救护车275辆,其中除市“120”直属分站和网络医院值班运行救护车辆统一配备有心电图机、监护除颤仪等设备外,各县救护车大多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配置,车载医疗装备设备配备不足问题比较突出,难以满足院前急救任务需求;同时,在2018年我市公车改革中,市“120”救护车被列为一般公务用车管理,不作为特种车辆对待,受车辆核定编制(18辆)及报废条件(使用年限15年或车辆行驶超过40万公里)限定,救护车由于使用频率高使得不达报废年限和里程,车况就会提前出现故障率高、耗损率高等导致不能正常运行的安全问题,但又无法及时进行报废及更新,极易引发伤及患者的安全事故,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急救工作日常需求;另外,县级急救中心洗消中心等基础设施短缺,感染风险大。从急救队伍建设看,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困境。“从业门槛高、薪酬待遇低”导致“招人难”,从事院前急救工作要经过系统培养且须持有执业资格证书,但同等条件下急救医生的绩效收入,却远低于医疗机构医生;“工作风险大、职业发展差”导致“留人难”,急救人员工作环境脏、乱、差,是医患冲突的高发区,且120从接收患者到转运至医院途中时间短,急救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专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低,又没有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晋升通道狭窄;“岗位需求高、专业能力低”导致“用人难”,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全科医学知识、娴熟的急危重症处置技能和强大的现场应变能力,但因为人员严重短缺,系统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无法落实,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应急反应能力不足。从指挥调派运行看,市“120”已引进先进的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和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而部分县无调度系统,目前使用传统电话接线人工口头调派纸质记录的方式工作;市县两级急救信息联网无法实现,不仅影响响应效率,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也无法打破行政界限,实现统筹调配资源、精准高效应对的目的。
二、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急救网络布局
按照国家、省关于院前医疗急救建设相关要求,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编制长远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急救经费和人力资源;遵循“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原则,构建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市县急救体系。
(二)加强急救资源配置,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急救装备设备标准化配置,多渠道补充院前急救人才,持续提升急救服务质量;提高院前院内衔接效率,实现“上车即入院”;补齐县级信息化调度短板,建立“市县一体、平急结合”应急指挥架构;推进与公安、交通、消防、居民健康等信息共享与联动,提高医疗急救效能。
(三)强化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扩大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增设公共场所AED设备,壮大急救志愿者队伍,通过媒体网络深化公众急救意识,促进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紧密衔接,构建完善高效的急救环境。
(王肖敏 市政协委员、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