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 文史资料

下交汤帝庙 桑林遗泽

发布时间:2024-01-13 15:50:45

“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竹书纪年》中寥寥数语的记载,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探究空间。3600年来,商汤“以己为牲,为民祷雨”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民间,汤因此被尊为先贤、圣贤。

从各种方志、史书记载中发现,历史上的阳城县有汤庙380余处,现存的120多处,这些汤庙呈现出的大体是围绕析城山地区逐步向外扩展的格局。这说明汤庙在阳城县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很集中,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现象。

帝王崇拜古而有之,但阳城人如此崇拜汤王,不禁让人感到好奇。2012年8月1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阳城县政府主办的全国首届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阳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及晋城当地学者200多人,分别前往阳城境内分布甚广的汤帝庙古建群及其历史遗存实地考察,最终得出结论:阳城县析城山地区是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是全国商汤文化传承、传播的中心。

析城山是先秦学者们认定的“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修建在析城山下悟神岭土岗上的下交汤帝庙尤为引人注目,这座于2006年被评“国保”的寺庙,也是阳城众多单体汤庙中惟一成为“国保”的汤帝庙。

下交汤帝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南北长60.37米,东西宽33.85米,占地面2044平方米。据碑记及石柱题记记载,创建于金大安三年(1211),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正殿、拜亭仍存金代风格,其余皆为明清风格。

汤帝庙总体布局是一线、二层、三行,东西对称。一线即南北中轴线,是指由南向北为山门、马王殿、舞楼、献殿、广渊殿。二层是指山门、舞楼、正殿间依地势逐渐上升分为二层,二进院落。与中轴线十字交叉、东西一字排列的称为“行”,庙院南端为第一行,山门居中,两侧各建耳房6间;第二行是马背舞楼居中,东西华门相连,两侧文昌、魁星阁各3间高悬;第三行正殿居中,两侧建配殿各6间。

面阔3间的山门高耸于石砌台基之上,悬山式屋顶,前檐设廊,上为木质门额,“桑林遗泽”四字,向世人昭示其在诸多汤帝庙中的尊崇地位。山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屋面覆灰筒板瓦,勾头滴水,垂脊鸱尾,正脊有3块黑绿琉璃,与其他琉璃显然不同。

广渊殿、拜殿是庙内主要建筑。广渊殿,明成化、嘉靖两次重修,由悬山式改为歇山顶建筑。虽清代4次重修和修补,但从其用料规格上看,与金代建筑拜殿极为相似。台明两端分置雌雄石狮,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雕造,面阔3间,进深6栋。正殿廊柱4根,周身线刻明代化生童子、儒士、神话故事及龙凤花鸟图案,刀法洗练,制法精细,为建殿时原物。

在广渊殿南面的拜殿,4根石柱平面正方形抹角,收分明显,无柱础,石柱直接矗立在柱基石上。据庙内碑文记载,原来的拜殿是靠四角之石柱,4根粗木相连,是四面无墙的无梁殿宇。清代重修时,在殿顶加了1根大梁,下面加了2根石柱,6根木柱。

在拜殿东西两侧的廊檐之下,立有12通规格不一的石碑,另外庙内还有21通墙碑。石碑落款皆为明清阳城籍名人:明代大司徒、都察院副都御使、吏部左侍郎李瀚,浙江按察使杨继宗,刑部郎中王及清康熙年间(1661~1722)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光禄寺正卿田从典,监察御史田嘉谷等。这些石碑内容多记载着维修、重修的历史及筹款记录,是研究商汤祷雨桑林及明清时期当地风俗的宝贵资料。

舞楼面阔3间,进深34椽,歇山式建筑。前檐及两山前侧柱上设大额枋,均为明清遗构。

广渊殿的两根金梁,为小头直径0.62米、长约9米的荆木大梁。广渊殿、拜殿及舞楼共用石柱20根。在晋城境内,许多地方修建庙宇所用石柱就地取材,多为砂石柱材质,而下交汤帝庙的石柱均为青石。这些石柱高超过3米,周粗1.67米,每根石柱重量超过千斤。

晋城现存的明清时期庙宇中,拜殿一般都建在正殿之前或紧挨正殿。下交汤帝庙拜殿居于庙宇中央,不合情理。专家们结合现状与材料、位置和形制等方面考察分析推断:这座拜殿原来应当是用于祭祀、表演乐舞的“舞厅”,后来的建造者把原来只供神看的表演场所,移到了院子中间,直至后来演变为拜殿,于是,下交汤帝庙就出现了一高一低两座舞楼。

(文阳城文史张建军)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