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城市夜经济中注入中医药多元消费新场景的建议(第357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8:05:22
赵红亮
在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王震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持续创新消费场景”,这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激发市场活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医药文化一改往日严肃、晦涩的刻板印象,以各种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新颖形式频频走入大众视野,成功出圈。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一股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热潮,年轻人逐步成为解锁中医药文化消费新场景的主力军。我市在中医药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中医药自然生态资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以人民广场及南大街老城区为试点,在夜经济发展中融入中医药元素,无疑是一条极具潜力与活力的发展路径。这不仅能够充分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更多市民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还能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突出晋城康养特色,对助力实现“中医药强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在融入中医药元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中医药元素缺乏系统规划,在城市夜经济的布局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中医药元素融入方案,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缺乏连贯性和协同性。其次,相关活动呈现碎片化状态,不系统。偶尔举办的一些中医药主题活动,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活动机制,无法给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再者,展示的方式传统单一且落后,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图文展示、产品陈列阶段,缺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合,难以吸引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消费者,也无法充分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为此建议:
1.整合资源,开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模式。依托“文旅医养一体化”体系建设,在市委相关部门具体指导下,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院医共体负责主办,以“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中医文化,讲好中医故事,服务百姓健康”为核心主题,充分利用当前热门的夜市场景作为传播“媒介”,深入贯彻“上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深度融合中医药特色元素。具体可参考辽宁沈阳中医药夜市的成功经验,强化区院联动,促进医民互动,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通过中医义诊、养生讲座、中医药文化展览等活动形式,让群众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应用中医、喜爱中医”,使中医药真正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选择。
2.规划专区,构建中医药多元体验惠民场景。为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作用,让市民在休闲时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享受专业保健服务,在中医药文化夜市规划打造多元功能区域。设立名中医义诊专区,定期邀请市内乃至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坐诊,拉近群众与中医名家的距离,提升群众对中医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特色疗法体验专区集中展示推拿按摩、针灸拔罐、艾灸治疗等多种传统特色疗法,现场操作示范并讲解原理功效,增进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与应用。养生功法互动专区设置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展示与教学区域,让群众在健身、纳凉时感受中医养生功法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独特优势。手工制作实践专区配备常见中药材、制作工具及操作指南,引导群众制作中药香囊等制品,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区针对青少年开展中医药知识趣味问答、标本识别游戏等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传承发展储备人才。文创产品展示专区集中展示销售中医药主题书籍、创意饰品等文创产品,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颖载体,满足群众对文化纪念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3.聚焦药食,开拓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路径。在“药食同源健康养生”的趋势下,为把中医药文化以生动形式融入百姓生活,可在夜市设置多个特色专区。道地药材专区展示高平大黄梨、黄芪等本地特色药材,用图文展板介绍其药用价值等,普及中医药知识;药食同源品鉴区提供荷叶麦芽茶等养生茶饮、添加中药材的糕点和当归羊肉汤等养生汤品,由专业营养师讲解食材搭配原理,让民众品尝中汲取养生智慧;皇城药业产品展示区通过实物、宣传册和专业讲解展示各类中成药、保健品,提升品牌影响力;滋补系列展销区除常规产品,还可推出融合地方特色食材的润肺梨膏饮品、“五行”馒头、碳烤药膳等“食疗”零食,且包装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民众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养生成为晋城夜市的独特魅力与亮丽名片,真正让养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