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城旅游业面临的流量转化困境的建议(第353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8:04:26
民建晋城市委会
近年来,晋城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及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然而,晋城旅游业仍面临季节性依赖、基础设施不足、文化体验浅层次、区域联动缺失及消费场景单一等挑战。为此,建议采取深化全季产品开发、强化IP塑造、加强全域联动与营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游客体验,延长其停留时间,提高消费转化率,最终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将晋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旅康养标杆城市和文化旅游胜地。
存在问题:
一、季节性依赖显著。季节性依赖问题显著,尤其是依赖冰雪活动和灯会等季节性活动的景区,冬季游客络绎不绝,但其他季节则吸引力骤减,客流量呈现显著淡旺季分化,难以实现全年客流的均衡稳定。
二、基础设施与服务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热门景区常常遭遇交通拥堵、停车位不足以及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例如,铁佛寺周边的道路就曾因游客数量激增而不得不进行紧急改造。
三、文化体验表面化。文化体验的表面化趋势日益明显,尽管有如《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文化IP加持,部分景区仍停留在简单的“打卡”游览层面,缺乏深度互动和沉浸式体验,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转化率难以提高。消费场景较为单一,夜间经济及特色餐饮等配套服务的开发尚需深化,导致游客白天游览后,晚间缺乏多样化的活动选项,限制了二次消费潜力的发挥。
四、区域联动缺失。区域间联动的缺失构成了一大挑战,尽管各县区已各自推出特色IP,但因缺乏高效的跨区域线路整合,未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导致游客分布零散,难以激发其延长停留时间的意愿。
为此建议:
1.加强全季产品开发与IP深化。加强全季产品研发与IP深度挖掘,通过精心策划的创新及多样化活动,在不同季节推出特色节庆,减少对单一季节性活动的依赖,实现全年客流均衡。例如,可依托晋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出诸如“冰雪古堡奇缘”与“非遗灯会盛宴”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旨在打造一条全年无淡季的旅游精品链条,有力推动晋城成为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化与知名IP合作,设计创意剧情化探秘路线,开发文创商品,增强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2.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服务。优化景区交通布局,扩大停车场容量,增设高效接驳巴士,缓解高峰时段拥堵。推行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实时调控客流,减少拥堵,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至全新高度。
3.推动文化沉浸与业态融合。首先,深化文化内涵的挖掘,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结合《黑神话:悟空》等文化IP、湘峪古堡的梦幻光影秀以及司徒小镇的非遗打铁花盛宴,精心策划并设计一系列深度互动与沉浸式体验项目,旨在将这些独特体验打造成为常态化的精彩演出,从而有效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进一步拓宽并丰富其文化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打造特色餐饮和艺术展览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吸引游客延长停留,激发二次消费潜力。其次,开发“文旅+研学”“文旅+康养”等新业态产品,并精心推出多样化的定制旅游线路,旨在全方位提升游客的参与热情与满意度,进而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群体,拓宽旅游市场。此外,加强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确保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4.强化全域联动与营销创新。强化全域旅游联动与营销创新,整合跨县区优质资源,精心策划“晋城古建筑探秘之旅”与“太行生态走廊漫步行”等主题线路,增强区域协同,提升整体旅游吸引力。借助新媒体渠道,发布创意营销内容,如“跟着悟空游晋城”,扩大传播声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