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307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7:58:55
民革晋城市委会
晋城市60岁以上的人数为44.54万,重度失能人员在1.2万人左右,人口老龄化率为20.3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人存在缺乏经济保障、生活无人照料、精神生活空虚等现状,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问题不容忽视。
存在问题:
一、乡村养老机构设施薄弱、服务能力较低。目前,我市共有住养型养老机构69所,其中公办26所、民办43所,入住老人不足六成。养老服务体系整体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仍以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孤寡老人为主,养老设施陈旧,护理床、助行器等设备不足。
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市场发育不健全。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大多年龄老化,50周岁以上的占了七成以上,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服务需求、医疗护理等能力较弱,且高强度的劳动和低薪酬待遇,对从业者的就业吸引力不强。
三、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缺乏基本支持体系。在建设土地、资金和护理人员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系统还相当薄弱,尤其针对鼓励民间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还需发力。
为此建议:
1.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对现有养老机构扩建或加建,增加房间及床位数,改善农村养老院的软硬件条件,增设健身娱乐配备,为农村老人全面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教育、精神慰藉、健身娱乐等服务。引导、鼓励、培植民间服务机构,在建设土地、资金和护理人员培训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税收减免、床位补偿、水电气费用优惠、允许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变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2.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化和个性化养老服务。鼓励依托镇卫生院建立小规模养老院、推动养老院与医院签订医护服务,构建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多元化开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呼叫援助、邻里互助、养老护理等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利用智能化软件设备。宣传动员爱心人士或慈善机构关心关注农村养老事业,提倡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其中,爱心捐赠医疗、健身娱乐等设备。
3.推动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发展。全面摸排全市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分类、分级与分布情况,开发养老服务供需管理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无缝对接。建立“空巢”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信息联网,推广“一键通”养老服务热线和为老服务呼叫项目,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紧急救援、家政照料等点餐式养老服务。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