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237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7:40:29
马冠军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的特性,在我市的保有量不断攀升。然而,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滞后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11月20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4-2026年)》。根据规划内容,当前晋城市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果,全市域城乡地区现有公共+专用充电桩4850个,全市域公路公共充电站53个,最大充电桩建设容量可达545个,部分A级景区也已配备充电桩。不过,与规划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建设空间,到2026年底,全市域城乡地区需至少建成1.33万个公共+专用充电桩,还需新增8491个。
存在问题:
一、布局不均衡。目前,充电桩在城市区域分布相对集中,而偏远乡镇、农村地区以及部分景区的充电桩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充电需求。例如,一些乡村自驾游路线沿线,充电桩覆盖率低,导致电动汽车车主不敢前往。
二、建设进度缓慢。尽管已有规划,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土地、资金、审批手续等因素的影响,充电桩建设进度滞后于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一些规划中的充电站点未能按时开工建设,影响了整体布局的完善。
三、配套服务不完善。部分充电桩存在设备老化、故障维修不及时的问题,导致充电桩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用户难以准确获取充电桩的实时状态,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此建议:
1.加快建设进度。建立充电桩建设项目推进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规划中的充电桩建设项目按时开工、按时竣工。例如,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等问题。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补贴资金,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充电桩建设项目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建设成本。
2.优化建设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优化充电桩布局。在城市,加密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布局,确保公共充电站点1公里服务半径全覆盖,重点在商业中心、办公区域、住宅小区周边等场所建设充电桩。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交通发展规划,优先在乡镇办公场所、公共停车场、群众广场等地建设充电桩,并逐步向乡村旅游重点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延伸。加强景区充电桩建设,确保我市A级景区充电桩全覆盖。3A级以上景区按照小客车车位30%比例建设充电桩,其他A级景区按照小客车车位15%比例建设充电桩,并根据景区游客流量和旅游淡旺季特点,合理配置快慢充电桩的比例。
3.完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充电桩设备维护管理机制,明确运营主体的维护责任,定期对充电桩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快速响应的故障维修机制,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充电桩的可用性。搭建全市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充电桩信息,实现充电桩位置查询、状态监测、预约充电、费用结算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要实时更新充电桩状态信息,方便用户准确掌握充电桩使用情况,提高充电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4.探索创新模式。鼓励发展移动充电模式,如“E打电”移动充电,这种方式不受场地限制,可在社区、公共场所、高速服务区等地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移动充电企业在晋城市的发展,推动移动充电设备的广泛应用。探索充电桩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如与加油站、停车场、商业综合体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例如,在加油站增设充电桩,在停车场建设智能充电车位,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