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精选

关于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35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7:39:37

段晋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事关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为219.4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4.5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0.30%,老年人口比例分别高于全国(18.70%)和山西省(18.92%)1.6个百分点和1.32个百分点。

伴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机构养老成本过高、部分机构的服务质量不高等原因,老年人更加倾向于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但随着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子女与老人不同住的现象更加普遍,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根据晋城市民政局2024年最新数据,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仅为30%,远低于发达地区的60%。以城区为例,2024年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5万人,其中独居老人占比达25%,但能够提供专业上门服务的养老机构仅有10家,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此外,现有服务主要集中在基础生活照料领域,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更高层次的服务供给不足。例如,泽州县某社区调查显示,80%的老年人希望获得康复护理服务,但实际能够提供的机构不足20%。

二、对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足。我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根据2024年市老龄办调查数据显示,60%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了解不足,50%的老年人因传统观念和经济原因不愿购买有偿服务。以高平市为例,2024年全市独居老人中,仅有10%的老人使用过居家养老服务,其余老人更倾向于依赖子女或社区无偿服务。

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我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但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根据2024年市财政局数据,全市养老服务财政投入中,社区养老占比60%,居家养老仅占20%。此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全面推广,导致部分失能老年人无法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以阳城县为例,2024年全县失能老年人中,仅有30%享受到了护理补贴。

为此建议:

1.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在制定养老政策时,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并优先调配有限资源,以解决老年人最为紧迫的需求为核心。一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相关养老服务政策需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居家养老,通过增加补贴和扶持力度,不断强化这一领域的服务供给,同时,加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广力度,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帮助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获得必要的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二要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壮大养老服务机构队伍,并优化监管和评估机制,对养老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2.推动养老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面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社会养老机构需不断优化并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不仅要做好基础性的生活照料类服务,也需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以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一要强化养老服务队伍。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褒奖与薪酬机制,提升满意度和社会认同。加强地方高校护理人才培养,拓宽供应渠道。二要引入智能化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对接需求,为老年人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服务和健康服务。如建立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紧急呼叫等功能;开发养老服务APP,提供线上预约、支付、评价等服务。三要提供多样化服务。社会养老机构应拓展服务领域,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养老机构可以开展精神文化服务、社交娱乐服务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失能照护、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项目。

3.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在政府主导下,充分整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养老机构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服务互补的局面。一要强化医养结合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护理进社区、进家庭服务,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空巢、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二要深化宣传与合作。建立社区同社会养老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加稳定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同时,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网格微信群等方式,加大力度宣传居家养老的专业护理知识、安全防范措施以及防骗反诈技巧,引导老年人树立科学、合理的养老观念。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