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精选

关于加强建设我市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议(第234号)

发布时间:2025-04-18 17:37:48

九三学社晋城市委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市老龄化问题愈加凸显,留守老人日渐增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晋城常住人口为219万人,其中60岁以上占比20.3%,65岁以上占比13.91%。全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服务保障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日间照料问题亟待解决。很多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年龄越来越大,加之绝大多数子女时常不在身边照顾,他们有的体弱多病,有的丧偶独居,有的行动不便,就连日常一日三餐问题都难以解决。

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基本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问题,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参加文体活动的机会。以泽州县为例,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24个,可以为所在村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但是,我市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我市农村现有老年人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平时主要居住在农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失也在逐年增加,农村老年人口每年都在减少。除乡镇所在地外,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数较少,且居住分散,集中困难,能经常性为老年人提供就餐的日间照料中心不足50%。

运营经费相对缺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经费由各级财政列入预算,原则上按“提供就餐的不少于3万元,不提供就餐的不少于1万元”进行补助,具体根据服务人数和规模确定,不足经费采取集体补一点、个人交一点等方式筹集。但目前村老年人就餐大多收费1元左右,有的村免费就餐。由于一些村集体无收入,运营经费主要依靠上级政府补助,以泽州县为例,目前县里的运营经费每年预算为300万元,平均每村不足1.4万元,运营经费缺乏,难以为继。

运营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市部分村(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供水和供暖问题突出。大多数村无集中供暖,供水也不正常,有条件的老年人冬季就进城生活,导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存在季节性问题,夏秋季运营,冬春季不运营。

为此建议:

1.科学布局、合理选址。按照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要求,将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以服务半径1-1.5公里、老年人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到达为标准,也可以按区域、集中多个村建设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之后根据实际需求分批建设养老服务(站)点。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场地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鼓励社会资本新建日间照料中心;二是利用撤销学校后闲置的房屋;三是鼓励面积大有剩余房屋的镇卫生院按照“康复+养老”模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四是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周边的国有房屋通过改造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2.政策支持、落实资金。政府可通过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按照居民最低收费标准执行。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建民营等方式建设、运营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的日间照料中心可交由社会力量无偿或低偿运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失能等级等情况,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保障农村留守老年人就餐。

3.完善设施、提档升级。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已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一些偏远地区无供暖,无供气,供水不正常,要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解决农村的供暖、供水问题,保障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正常运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