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我市职业院校增设康养医护专业,服务我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32号)
发布时间:2022-04-25 11:23:35
民革晋城市委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统筹发展全市职业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康养产业是晋城转型发展换道赛跑的重要方向,是我市全力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百村百院”、“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等工程建设,特别是晋城成为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永久会址,全市康养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晋城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体会议提出,要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明确将加快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列为今年我市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目标明确、前景光明。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我市康养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全市专门从事康养医护的人员数量较少,有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更少。据了解,目前全市各中高职职业院校均未开设康养医护专业,阳城县筹办的山西晋城文旅康养职业学院(民办)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职业教育在康养医护人才培养方面远不能达到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康养医护专业相关人才培养亟需改善。
为此建议:
一、高度重视,将康养医护人才培养纳入我市教育规划。召开全市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市职业院校康养医护专业设置工作,将康养医护人才培养纳入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各县区应当支持本地职业学校设置有地方特色的医护专业,在专业教师招聘、专业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长治医学院等省内外医学院校与我市采用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模式,开展医护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
二、系统谋划,着力建设全市范围的康养医护职教集团。整合全市职业教育院校资源,建设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晋城中专、高平中专等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为成员的高中职相衔接的康养医护职教集团。引导全市职业院校在设置康养医护专业时,切实运用“系统化、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精细化、品质化”的六化工作法,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市级高水平康养医护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服务区域内各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促进我市康养医护人才培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三、突出重点,建立“医养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多措并举深化产教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促进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王莽岭景区、高平神农康复医院等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以康养医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聚焦产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着力推进集“医养教”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将康养医护相关专业纳入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既可解决我市康养医护产业“用工荒”,同时也可解决我市大中专学生结构性“就业难”同时并存的问题。
四、注重实效,大力开展康养医护技术技能常规化培训。由政府出资设立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康养医护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工程”,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培训。依托现有职业院校,建立面向社会提供常规化技能训练的康养培训基地,免费向相关康养企业开展技术技能提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