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破我市职业教育“上热下冷”的建议(第464号)
发布时间:2022-04-25 10:53:12
王毓霞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尤其是今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这些举动表明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时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但是,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职业教育改革也是一样。据国家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高达上千万的高级技工缺口和职业院校“招生难”的现实矛盾,突显出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情结”导致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没有信心。在当今研究生毕业都面临就业危机的大环境下,教育部又出台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5:5的新规,家长们不禁感慨孩子连高中都上不了,将来又该怎么办呢?
2.“唯升学论”造成职业教育仍以升学为导向办学,而没有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
3.“毕业即失业”,加深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无出路”的刻板印象。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后除一小部分能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大部分中职生被送到一些企业和工厂,专业所学与工作实际的巨大落差,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回家啃老,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突破我市职业教育“上热下冷”现象,应改变家长长期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给他们以信心,让他们相信孩子走职业教育也可以成为有利于国家的人才。
因此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大众对职业教育有全面、全新的了解。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宣传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政策;政府部门或是市场主体,尽可能多的搭建职业教育比赛平台,形式不限、大胆创新;邀请优秀的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人生并非高考一条路。
2.探索多种形式合作办学、优化专业设置,真正提升职业教育自身动力。让我市高职教育走出去,结合本地区经济产业特点,吸收我国职业院校中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优化专业设置;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3.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弥补目前我国初等职业教育短板。可以在小学、初中阶段增加简单的职业教育课程,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技能也可成才的观念;对即将毕业的初中毕业生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引导合理分流,让毕业生学会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