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旅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04 12:03:58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陈会卿,市政协委员买淑芳反映: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国家文化数字化从项目工程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数字文化产品具有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网民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众多的神话传说,是我市区别与其他地区,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资源,是我市发展动漫产业的依托;以王莽岭、蟒河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以皇城相府、柳氏民居为代表的明清古堡,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体;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是我市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的重点内容;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很多资源全国绝无仅有,在街头、广场、舞台都能演出,语言诙谐有趣 多由农民自编自演,直接反映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然而,这些品种全档次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未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存在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度较低等弊端,与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形势不符,不利于我市“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一目标的打造,也不利于我市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应用能力不足,数字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网上预约等有限场景,公共文化、旅游业态走上“云端”步伐明显滞后;二是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困难,文旅产业链“智慧化”升级存在一定阻碍;三是数字技术融合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数字技术的“倍增”效应在文旅产业中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降低了文旅市场资源配置有效率。

为此建议:

一、科技赋能,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切实把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十四五”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依托数字文化央企与中原城市集群互补优势,聚焦文化大数据产业集群,促进晋城文化大数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央地合作优势,围绕“数字晋城”战略,构建晋城康养产业价值引领、创新集聚重大项目和产业要素平台,打造数字晋城文化大数据“资源采集-数据处理-集成开发-资产交易-应用场景”产业链,抢占中原城市文化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二、多措并举,打造晋城康养新品牌。我市作为康养大会的永久会址,应结合晋城康养文旅资源禀赋,建议开通康养大会特有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网站、抖音短视频等,引入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团队做好后期运营维护,争取将“晋城康养”打造为国内知名IP。

三、数字加持,构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高科技促进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宽文旅产业发展边界,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培育煤矿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模式,满足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后的游客新需求。皇城相府景区作为山西省首家5G智慧景区,在数字化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近期更是推出了“元宇宙+皇城相府”的旅游新体验。市文旅局一方面应引导其他景区开发出更多数字应用场景,加强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方面借力皇城相府景区,推出皇城相府+其他景区的旅游线路,实现其他景区的借力促销。

四、顺应时代,创新旅游推广新方式。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引导各地顺应“微旅游”“微度假”等旅游市场趋势变化,强化消费和供给之间的适配对接,更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以“美丽晋城-美好生活”为主题,启动系列“云旅游”数字沉浸式推广活动,以此反映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生动展现旅游业在服务广大市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促进民众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精神价值,让人民群众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享受生活之美、体验时代之美,愉悦身心、陶冶心灵,让“云旅游”沉浸式体验模式成为美丽晋城-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五、深度挖掘,活化沁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保护“百里沁河生态带”为契机,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百里沁河这一祖先留存的宝贵遗产,促进“百里沁河生态文化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遇见大美沁河、共享精彩非遗”为主题举办系列非遗旅游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数字网络平台的消费引导优势,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微博平台发起有关活动,设置相关话题或专题页面,支持各县区和相关旅游目的地、企业和广大旅游者等,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参与活动。活动还可选择与沁河流域相关的乡村,开展线下旅游推广专项支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本地旅游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等优惠形式加大对活动的支持,并将组织媒体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