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担当作为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代表委员就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展开热议
发布时间:2025-02-28 10:32:50
要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建设中医药强市……连日来,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就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展开热议。
释放政策红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认真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
如何将《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好、执行好,充分释放其政策红利,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市政协委员王天佑建议,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邀请法律专家深入解读法律条文,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公职人员、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大众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要鼓励民营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宋吉文建议,要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供给,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以企业为依托,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培养。完善政银企沟通协商机制,推动政银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处置工作,用好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用地方式,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土地二级市场线上市场服务机制。对于民营经济发展项目用地,要足额保障用地需求,对于符合报批要求的项目用地,组织集中会商会审,提高审批效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项目及时开工建设。
晋城市企业服务平台于2021年4月正式建成上线运行,当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和省级优秀服务机构,是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平台注册用户已达7.26万户,入驻专业服务机构300余家,累计访问量近600万人次,服务订单量达到2.26万件,已成为全市企业找政策、找服务、找信息、找项目、找技术、找资金、找人才和事项投诉的重要依赖。”市政协委员、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朱全红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以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扎根晋城的民营企业代表,切实感受到全市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无论是‘企业安静期’制度,还是线下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线上服务‘只登一张网、一次不用跑’,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市人大代表、康硕电气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刘斌说,报告提出支持“链主”“链核”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这与前不久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高度契合。“康硕将积极参与到推动传统铸造业向智能制造、精密铸造转变的过程中,帮助晋城吸引更多高端铸造项目落地,形成精密铸件——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全产业链。”
以产业为基础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融合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我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拥抱互联网,不少特色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然而,目前我市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致使部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较弱,尚处于相对边缘化位置。”市人大代表、北留镇北留村党支部书记李永亮建议,一方面,就各县区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物流、基础设施、金融、技术、人才等短板问题,要针对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帮助农村电商突破先天“短板”,助力农村电商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副土特产品品种和区域品牌的引导支持力度,鼓励各县区与本地旅游品牌有机结合,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帮助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晋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强村公司’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与‘千万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产业单一、管理粗放、规模较小、效益不高、人才缺乏、运营及分配等问题短板。”市人大代表、古郊乡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正科建议,成立由市委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强村公司领导小组,组建强村公司管理办公室,突出党建引领,强化考核奖励,对全市强村公司的项目建设、招投标、资金流动等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监管。出台全市强村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全市强村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并设立“强村”公司发展基金,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制定专门针对“强村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整合乡村资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协委员赵三毛建议,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选定陵川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阳城的山茱萸等确定为重点道地药材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要在适宜地区设立专门的中药材种植园区,引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建设智能大棚,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信息管理和设备控制,并进一步规划建设包括育苗中心、仓储物流在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条,确保优质药材的稳定供应。推出“中医药+旅游”和“中医药+研学”等“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推出中药茶饮、临床炮制品鉴、养生药膳品尝以及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等多项互动体验,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
向新而行推动产业创新转型
市政协委员张静认为,我市坐拥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低空经济,不仅能够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张静建议,要紧密结合晋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精心制定低空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低空经济产业扶持基金,对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及项目给予切实的资金支持,激励创新创业行为。要依据晋城市的地理特性和产业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通用机场布局,分阶段建设一批通用机场与起降点,充分满足低空飞行的基础需求。同时,全面完善机场周边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主动地引进通用飞机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企业,依托晋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开发低空旅游线路,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航空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快件运输、航空货运等业务,构建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特种陶瓷以其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阳城县作为享有盛誉的中国十大陶瓷产区之一,已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底蕴,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市人大代表石一博建议,出台针对特种陶瓷产业的扶持政策,设立特种陶瓷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阳城县陶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特种陶瓷技术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开展特种陶瓷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设立特种陶瓷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吸引国内外顶尖技术人才落户阳城,定期举办特种陶瓷产品展销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助力阳城县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发展银发旅游的良好基础。政协委员孙晓霞建议,结合当代“银发族”消费特点,精确定位,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积极推出“夏季避暑+冬季温泉”旅居套餐,配套中医理疗、膳食调理等健康服务;利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优势,增设适老化旅游专线,推广“落地自驾+异地还车”模式,降低老年游客出行门槛,鼓励酒店、民宿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景区和旅游接待点设立老年餐厅或提供专门的老年餐食服务;联合高校开设“老年旅游服务”课程,培养兼具旅游策划、护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卢科)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