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2025-02-28 10:27:07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人才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人才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代表、委员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政策赋能,激发人才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政协委员李慧认为,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她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首先要精准发力,制定政策执行细则,增强政策针对性。”李慧说,一方面,要组织包含政策制定者、专家、企业及人才代表的调研团队,深入企业、高校等人才聚集地进行深入调研,为细则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另一方面,要明确人才政策各项待遇的操作流程与量化标准,细化政策条款。此外,要加大补贴力度,提升政策吸引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多种渠道宣传人才政策和创业机遇、家乡的发展变化等,激发本土人才回乡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人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企业应该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首位。”市人大代表张小峰说,民营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张小峰建议,要招才引智,把握战略主动,根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切实做好人才顶层设计和谋划,积极引进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要自主培养,强化内部造血,通过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正确用人,畅通晋升渠道,坚持以有学历、有能力、有技术为选拔标准,进行干部调岗和提任,畅通人才选用途径,做到人岗相适。
产才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丁文彬今年带来的提案涉及加强产业队伍建设力度。“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产业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技能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凸显。”丁文彬说。
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对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市政协委员成向阳认为,我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体制,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但总体而言,晋城人才工作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他建议,要编制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长期规划,塑造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全局谋划的新高度、打造人才工作敢于创新的新形象、突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新思路、夯实人才工作引育结合的新基础、开创人才工作面向未来新格局。“要立足现在我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开展人才规划,以打破常规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开创晋城人才工作新局面。”成向阳说。
市人大代表陈伟光则建议,要加大引进和注重内部挖潜培养既懂信息化技术又熟悉煤炭行业的人才。“煤炭是我市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安全水平和环保能力。目前,我市既懂信息化技术又熟悉煤炭行业的人才短缺。”他建议,要引进高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在职培训与技能,针对煤炭行业的特殊需求,开发制定信息化解决方案,推进管、建、运分离,进一步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助力煤炭生产安全又高效。
多元培育,壮大人才方阵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青年民营企业家群体又是民营经济的核心力量。青年民营企业家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实现新的超越?自主创业的青年企业家又如何走出一条创业创新的新路?
共青团晋城市委员会在提案中给出不少建议:把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的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建立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培训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归口,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制度。要为青年企业家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青年企业家创业创新发展的激情和动力。要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青年民营企业家综合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表现好、诚信守法、企业经营状况佳、创业创新能力强、履行社会责任多等有突出贡献的年轻一代企业家给予相应政治荣誉,树立青年民营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
市政协委员吴凡建议,要大力开展AIGC职业技能培训。“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专项培育计划,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AIGC人才培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AIGC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吴凡说,还应该构建基础教育层、技能提升层、高端应用层三级培训体系,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开设AIGC通识课程,依托开发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立专业的AIGC实训基地,积极与国内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共建AIGC认证中心,培育AI训练师等新兴职业。(袁泉)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