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精选

充分发挥晋城开发区引领优势,打造全市产业一体化创新生态(第313号)

发布时间:2021-04-01 15:05:25

 

民进晋城市委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2020年8月,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山西省创新生态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在14个领域打造创新生态的目标。

近两年来,晋城开发区大胆创新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初步形成了“科技赋能、政策保航、金融助力”的特色模式和“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阶梯式孵化体系,创新创业成效初显。初步形成了“研发—生产—应用、技术—产品—产业”两条创新链,培育形成光机电细分领域“眼睛”(取像—传像—成像—稳像)和“牙齿”(钨粉原材料—棒材—刀具—铣磨及采掘装备)两条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套要素链,嫁接各种优势要素和资源,加快产业孵化,推动产业集聚,实现了以应用类研发转化为支撑,以市场化机制为助力,全部打通了产、学、研、用和成果转化渠道。围绕光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利用区内龙头企业富士康、江淮重工、金鼎煤机的规模优势和吸附效应,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中小微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协作、产业链分工、技术服务外包等市场化手段,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再通过分享资金、技术、经验等资源,形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全产业链创新创业的发展格局。前不久,国家商务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考核成绩,晋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综合排名较上年进步17 位,排名第102 位,实现2018年以来三年跃升27 位的重大突破。这份来之不易的沉甸甸的成绩单,充分展示了晋城开发区在创新生态领域取得的不凡的业绩。

但是,从我们深入调研的情况来看,开发区在创新生态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区内创新创业企业自身发展还存在一定“短板”,比如商业模式创新多、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创新较少,创新创业意识和活力不足,而区内目前服务科技类创新创业的相关资源相对较少,科技类创新型人才数量缺乏。二是科技研发投入不够。目前区内企业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还不够多,企业研发人才少,研发投入不足,新老企业普遍存在认识程度不够的现象,老企业转型升级投资大不想提升,新企业想提升但缺资金少人才。三是缺乏多层次金融市场的资金支持。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培养及引进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大,但在初创期由于企业缺乏信用保障,虽然有发展前景,但银行不敢贷款,要走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几无可能。而目前由于开发区的区级财力有限,对于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扶持力度也相对不够。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晋城开发区在创新生态中还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但是他们近年来在创新生态方面的工作实践,足以为我市打造产业一体化创新生态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为此建议:

1.大力转变政府创新战略模式。要从过去一个个具体项目、领军人物的支持扶持,转变到构建政府、企业一体化参与,更加科学积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于以往侧重企业层面创新的模式,是“政府部门+企业(产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创新模式。政府应着力在提高系统中人的整体素质、社会承受风险能力以及能否提供满足未来创新需求的基础设施和组织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政策协同,强化政策诚信,对信息公开、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社会舆情等,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机制设计。

2.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支持我市各类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检测试验平台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审查事项、行政审批等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政策资源、创业资源、服务资源的融合支持,为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切实加强对全市各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研究所、企业等主体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体系。研究制订产业培育和产城融合配套发展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政策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围绕产业设立专项政策,重点针对带项目、带团队的高层次人才,从融资担保、人才落户、创新服务等多方面精准扶持;要加强与省、市部门对接,积极争取高层级的科创产业平台在我市挂牌。

4.完善科技金融支撑。创新投融资服务链条,打造我市适合于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示范区。积极推动科技融资示范项目(科技银行)建设,探索完善以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和授信体系,建立科技型企业债权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科技型企业融资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5.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加快推动我市创新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生态体系。完善创新主体培育链条,对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等给予政策支持。完善创新创业供需链条,为产业链上在孵企业提供零成本、零风险、全要素、多方位、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完善创新成果转化链条,鼓励和引导创新平台与专业机构、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等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创新成果转化合作。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