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精选

加快人工湿地建设改善丹河水环境的建议(49号)

发布时间:2018-05-17 09:46:34

九三学社晋城市委

 

丹河是晋城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高平市丹朱岭,境内干流全长128.3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晋城市煤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丹河,导致丹河流域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也严重影响着郭壁泉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东焦河水库的蓄水发电和珏山景区、龙门景区的旅游效益,加重了晋豫两省的水环境纠纷。为此,从2006年开始,晋城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丹河人工湿地工程。

截止目前,丹河晋城段已建成人工湿地3处,分别位于丹河与北石店河交汇处(金村丹河湿地)和丹河与巴公河交汇处(巴公河人工湿地)、丹河与许河交汇处(高平两河湿地),另外泽州县正在筹建山西泽州国家湿地公园。金村丹河湿地占地12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年处理污水2920万吨,2013年9月10日全面通水运行;巴公河人工湿地占地206亩,总投资7300万元,年处理污水1095万吨,2016年8月1日投入运行;高平两河湿地占地223.5亩,总投资4400万元,年处理能力648万吨,目前已基本建成。目前,三个湿地每年可处理污水4663万吨,可削减氨氮890吨、化学需氧量3240余吨。丹河中下游水质明显改善,郭壁泉饮用水源地得到了保护,也解决了晋豫两省水环境纠纷,同时还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调查中也发现,当前丹河湿地建设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是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湿地不堪重负。丹河上游目前还有55家煤炭、化工、纺织等高耗水企业,以及矿务局等生活区,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多。巴公、高都工业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后,污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这两块人工湿地都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二是管理力量薄弱,不能满足要求。当前管理丹河湿地的是晋城市丹河人工湿地管理处,正科级建制,核定编制5名,现在编只有4名,另核定聘任制岗位编制10名,每年管护资金仅500万元左右。

三是科普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丹河湿地建成后,尽管平时也有人参观浏览,但尚未建成一处用于集展示、科普、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环境教育展示中心,科普示范作用不明显。

四是中水回用设施不完善,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为此建议:

、加强源头治理,减轻湿地处理负担。建议环保部门对上游55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强化督查,严肃查处违规排放,对不达标或技术落后的企业进行关停整改,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制度约束机制。尽快建设高都污水处理厂,对巴公镇、高都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同时,对沿岸的生活区进行环保宣传,提倡节约用水,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管理。随着湿地游客数量、污水处理量、河道清淤、植被维护等不断增多,对湿地的安保、管理、保洁等要求也不断加大,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湿地管理处的人员、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满足湿地管理需求。

三、尽快建成环境教育展示中心。定期组织党政机关、各企业、各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参观学习,周末可对市民免费开放。通过微型处水模型、数据、图片的展览展示,以及专业人员的解说,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丹河水经过两个湿地的层层净化后,水质大为改善,成为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中水。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将净化后的中水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等诸多方面,把用金钱换来的水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积极践行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丹河湿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彻底改善丹河水环境,为建设我们晋城的绿水青山,助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1036号

电话:(0356)2198401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